馬術教學的安全與風險管理 安全+技術+服務=專業

李政憲秘書長

有別於過去較著重於競賽的導向,馬術運動在這五年來可說是「蓬勃發展」,近年來,馬術的「多元化發展」更是可喜的現象。另外,由於各地區新設馬場數量的增加、廣告媒體的宣傳、國內選手優異的表現,使得馬術愛好者逐年增加。然而筆者卻也常常聽到一個懷疑---「騎馬安全嗎?」。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;專業、負責的教練絕不可能用「保證」安全或「可能」不安全來回答,對我而言,我會用時間向詢問的人說明「騎馬的安全是可以被管理的」。

100-1等於多少?對馬術運動而言100-1=0,馬術運動最重要的「安全」就是「1」,教練如果連安全管理都沒做好,縱使有100分的技術,減去1就會等於0,甚至負數。培養一位馬術愛好者很難,但要失去卻很容易,尤其在當今社會進步的同時,消費者的自主意識相對的提升,馬術教練絕對要注意、教育、管理最重要的安全工作,才能保障馬術愛好者健康快樂的騎乘。
? 筆者特地與專業律師就馬術安全法律問題作探討結論如下:
我們假設馬場顧客於馬場騎馬時摔馬造成傷害而有「告訴興訟」時的責任歸屬問題:

ㄧ、馬場負責人:

  1. 無論馬場負責人當時是否在現場,就法律面而言會牽涉到「業務過失」之情況
  2. 主觀因素:負責人對馬場之設施、設備是否考量安全,教學場地(地面、圍籬、周邊)是否安全,是否聘用合格教練,教學流程及規劃,事後的危機處理是否恰當;都是法律面考量的因素。
  3. 客觀因素:馬場設置地點(被外力干擾情況),馬場是否合法(建築物、營利登記)

二、教練:

  1. 是否具教練身分(執照)
  2. 學員是否使用安全裝備(安全帽、背心、鞋)
  3. 教學前的告知(了解騎者身心狀況、安全處置方式)
  4. 馬匹情況(是否適合教學、是否安定)
  5. 教學過程(調馬索的使用、是否全程注意)

三、其他工作人員:

  1. 消費者事前之告知
  2. 事發時之危機處理(各項聯繫紀錄)

建議馬場人員應就本身職責做好管理流程,與律師討論的過程中有幾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:

  1. 法官、檢察官普遍對馬術運動不瞭解甚至是誤解,建議應引導法官從專業馬術運動導入
  2. 馬術運動與馬術競賽不同:競賽會有一定的風險,但學騎馬的風險是可以被管理的
  3. 馬匹狀況:應就教練的控制技術與外力干擾做區隔:
  1. 如果馬匹失控是由於教練處置不當(馬匹健康、情緒、教練教學、馬場設施等因素),馬場將負責較大之責任。
  2. 如果是外力介入造成馬匹失控(外來觀眾、車輛、聲響)則須視馬場教練或工作人員是否有事先做制止(如要求觀眾安靜),再視責任比例。
  3. 當騎者上馬後於前五分鐘請確定馬匹是處於安定可以教學的狀況,最好的方法是馬匹於騎者上馬後有「慢步」2—5分鐘(證明馬沒問題)
  4. 騎馬是「運動」還是「休閒」?這很重要;如果是被定位為「運動」,由於任何運動都絕對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或運動傷害,與一般認定的「休閒」觀點不同,因此,在法律定位上,馬術教學應視為一種正式的運動,與其他運動一樣存在有一定程度之風險
  5. 教練可以保證不摔馬嗎?個人認為全世界沒有一個馬術教練可以做這樣的保證,因此要讓法官確實了解並接受這是事實
  6. "摔馬"的定義:名模林×× 的摔馬與在教練場意外的「滾落」是不一樣的

以上是筆者與有實際處理經驗的律師討論的結論,對從事馬術工作的我們多少會有一些省思,就馬術的專業平台---中華民國馬術協會而言,從近年來多項制度的建立已經讓馬術運動的專業化、透明化、組織健全化邁向一大步,未來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從更多元的角度建立制度,做好安全規劃,讓不管是馬術選手或初學者都能享有安全、健康的馬術運動環境。

 

 

 

 


中華民國馬術協會 C T E A │與我們連絡│ 地址:台北市朱崙街20號8樓808室 電話: (02)8771-1508 FAX:(02)2778-3740 網頁設計/ KISS DESIGN